春之當代夜
1 擴張性身體
2 身體解嚴
3 媒體中的身體
4 文化行動主義者的身體抗爭
5 跨領域創作的身體感知試練
6 異端詩學-中國行為藝術的「後感性」
「亞洲當代藝術的身體性」系列講座
2014 . 07 . 04 ~ 2014 . 08 . 15
策劃: 姚瑞中

行為藝術不僅是探索人類身體與行為意志的途徑,也是通向自我解放與瞭解意識幽域的主要途徑,依其發展脈絡來看,可說是一部對傳統藝術反叛的歷史,從二十世紀初的「達達」(DADA)、「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乃至於二次大戰後興起的「維也納行動派」 (Viennese Actionism)、「偶發藝術」(Happening)、「福魯克薩斯」(Fluxus)等,不但影響了現代藝術之發展,也對後世的藝術面貌與觀念有著啟發性作用。經過漫長發展,西方藝術界已建構出一套行為藝術系譜,而當今世界各地舉辦的行為藝術節更是層出不窮,也發展出一套重新看待身體與行為藝術的論述。

亞洲行為藝術自二戰後發展至今,與西方行為藝術已有不同面貌,從1960年代日本藝術團體「具體會」、1980年代揚名海外的台灣藝術家謝德慶、1990年崛起的許多中國藝術家…等,前仆後繼地開拓出新的感性經驗,創造出多元的身體美學系統,透過各式各樣的前衛行為與觀念,試探禁忌社會下的身體觀。而台灣自80年代起,前衛藝術家們陸續透過實驗與衝撞體制,試圖搭建出身體與社會認知之間的鴻溝。

通過身體與意志力的顯現,藝術家以一己之力無止盡地追尋生命意義,正如這些藝術家透過其行為所提示,人生真正的意義不再來自於純粹視覺或造型藝術而已,透過身體與行為試鍊,人類無限的精神潛力如同未知的小宇宙,在精神與肉身之間不斷來回拉扯,而精神意志卻也在輕如鴻毛之間獲得如泰山崩頂般的解放。本系列講座,希望透過曾參與這段運動的亞洲代表性藝術家與學者專家,以對話方式現身說法,帶領大家思考行為藝術的精神及其觀念。

 

本期活動
1
擴張性身體
主持:郭昭蘭/
藝評家
主講: 石晉華 藝術家 高俊宏 藝術家
2014.07.04

肉體作為靈魂的軀囊,它不但是一處暫時居所,也可能是一個禁錮我們的「監獄」,然而肉身如何透過行為獲得全然解放?台灣藝術家石晉華歷年來的行為作品,大抵都脫不開自我肉體試煉議題,然而他並不僅只是在談肉體而已,而是透過肉體修煉探索靈魂深處,並反思外在媒體的宰制性。當代藝術中許多從事「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創作者,除了開發身體之外,許多行為藝術家特別強調「過程性」以及一種「去目的性」及「無敘事性」、「重覆性」手法,藉此來開發人類身體感知及行為潛能,進而達到某種藝術理想或精神超脫之可能性,無論是肉體皮相乃至於心靈互動,都是藝術家試圖表現某種意涵的途徑;藝術家經常使用一些身體物件,配合身體動作與時間進程強化其所要展現的觀念,而這些「中介物」在空間中的運用,則賦予藝術家更精確的行為張力,作品中包含的時間因素也佔有重要地位,而環境的選擇更是關鍵因素之一,往往使得作品所欲表達的概念具有事半功倍之效應。

2
身體解嚴
主持:吳瑪俐/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兼所長
主講: 王墨林 藝評家 陳界仁 藝術家
2014.07.18

國民黨自1949年敗退台灣之後,繼之而起的白色恐怖與思想管制,連帶地影響日常身體的自主性,這種規馴與管制甚至在公共場域中的身體也深受牽連,八零年代已降,開始有少數藝術家不滿官方對身體的管制,在街頭或官方美術館展開了一些具爭議性的行動。1982年張建富發表了《空氣呼吸法》,隨後由陳界仁等人推出的《機能喪失第三號》(1983)及《試爆子宮》(1985~1986)是在街頭舉辦具有劇場性質的行為作品,1984年張建富、陳界仁、李銘盛及郭少宗等人發起了《九二八前衛藝術發表會》可算是早期行為藝術的集體嘗試,1985年林鉅於台北市「嘉仁畫室」發表的《林鉅純繪畫實驗閉關九十天》,意圖以封閉自身感官從事繪畫的開發,1986年「洛河展意」也推出了數場街頭行為,李銘盛更是其中發表力最旺盛的行為藝術家,自80年代初即發表了為數眾多的行為作品;而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動的《錄影•裝置•表演藝術》(1986/4/18~5/4),則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由官方主辦的相關藝術展出,之後於1987年再次舉辦《實驗藝術-行為與空間》(1987/4/11~6/21)展,雖然這類展演在當時來說並不普遍,但卻可視為邁入90年代行為藝術的先聲。本次邀請當年重要的創作者參與對談,試圖透過回顧的方式重新思考身體如何再次解嚴。

3
媒體中的身體
主持:孫松榮/
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主講: 崔廣宇 藝術家 蘇匯宇 藝術家
2014.07.25

在媒體就是一切的新時代,媒體力量無遠弗屆,深受其影響的年輕藝術家,是如何透過身體演練,呈現出身體身處媒體邏輯內的異同?他們除了關注個人微觀世界之外,更關心自身的私密性,乃至於性、愛、死亡暴力、科技力量、虛幻與存在等議題,而流行媒體、網際網路與電玩的影響,則可以從其大量運用剪接技巧、新材質或廣告手法的作品中嗅出這類傾向。無論是創作手法或對身體的概念,與以往的藝術家有著不同看法與表現方式,這和客觀環境變遷、價值觀改變與道德感減弱都有直接關聯,而對於身體感知與外在對話,可藉由作品看出其中殊異的部份,這類藝術經常使用的手法也發展出一套有別於「表演藝術」 (Performing Arts)的概念,當然其它周邊型式也完全不同,如:破除鏡框式舞台及第四道牆、拒絕說故事或再現某個事件、排除過多的戲劇舞台及聲光效果…等,作品往往有著「反敘事」、「無調性」、「重覆性」、「過程性」、「隨機性」、「隱喻性」及「特定場域性」等特色。本次對談,特別邀請二位長期進行行為錄像的創作者,一探其創作背後的思維與回應媒體時代的創作方式。

4
文化行動主義者的身體抗爭
主持:張晴文/
藝評家
主講: 吳方洲 策展人 魂游 藝術家
2015.08.01

2003年三月由身體氣象館主辦,王墨林邀請霜田誠二(NIPAF藝術總監),共同策劃的「2003台北國際行為藝術節」,於牯嶺街小劇場與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可說是台灣第一次以行為藝術之名,置於特定場合中的集結展演。透過日本的行為藝術路線,以及國外其它同類型組織的交流,逐漸打開行為藝術在台灣及國外的能見度;其中幾位藝術家也積極赴國外參與相關行為藝術節活動,並將實際參與經驗帶回台灣,隨後各別推動多場行為藝術展演活動。這類集結式的行為展演,的確為一般有興趣瞭解的民眾打開一扇入門窗口,也開始與國外相關活動展開正式民間交流。2004年十一月初,由王墨林策劃,跨界文教基金會與水田部落工作室主辦,在台北差事小劇場舉辦「Live Art工作坊」,則推動在台灣尚屬陌生的「臨(即)場藝術」(Live Art),「臨場藝術」意在模糊以往藝術分類中涉及現場表演的戲劇、舞蹈、行爲藝術、身體藝術、偶發藝術、事件藝術、行動藝術、現場音樂、儀式表演等藝術界線,主要在於探索個人化現場表演方式之可能,是當代藝術與文化中一種新思潮和方法。

這些行為展演非常強調與現場觀眾的互動,以及與在地空間的對話,大多不具彩排或重覆展演的特性,強調臨場感、隨機性與展演的結構性,但並不突顯身體美感、肢體技巧或視覺愉悅,而傾向以某種儀式性與隱喻手法進行展演;隱含於身體行為中的語法,多為體現個人經驗、意識形態或反思生存狀態。以往這類具有前衛與實驗性質的展演活動,大多是靠自力自強的小規模方式進行,切入的議提也比較強悍與直接,因此往往帶有頗高的自省性與批判性,並透過國際行為藝術節及工作坊等方式,不但增進了國際交流機會,也相對添加行為藝術的能見度,並帶給觀眾另一種看待這類藝術形式的思考方式。

5
跨領域創作的身體感知試練
主持:邱誌勇/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
主講: 林其蔚 藝術家 「復興漢工作室」 藝術家
2014.08.08

隨著時代演進,許多新興藝文團體以跨領域方式,逐漸拓展了藝術範疇,其藝術表現方式也趨向活潑及多元化,集體創作也成為另一種趨勢,許多年輕藝術家都有實際操作經驗,也都間接對各自藝術創作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本次對談特別邀請二個不同世代的跨界對話,「零與聲音解放組織」長期關注於「聲音藝術」(Sound Art)的發展與創新,並拓展到聲音互動裝置與劇場;以年輕藝術家組成的「復興漢工作室」團體,則以嘻哈風結合kUSO手法,呈現出頹廢而虛無的世代心聲。

6
異端詩學-中國行為藝術的「後感性」
主持:姚瑞中/
藝術家
主講: 舒陽 西安美術館執行館長
2014.08.15

90年代的中國社會,面臨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的政治影響,前衛藝術運動轉入地下化,「北飄一代」的藝術家在高壓氛圍下,透過身體的荒蕪感與虛無性,展開了一波波身體解放。其中於2000年策動、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三個群展「後感性」(策展人/邱志杰)、「黑、白、灰皮書」(策展人/艾未未、馮博一)、「關於傷害的迷戀」(策展人/栗憲庭),先後展開對傷痕美學的探討,展出內容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導致官方進行後續批判並頒布條文明確禁止「傷風敗俗」的這類作品,展開全面審核控管制度。時至今日,前衛藝術運動在日益市場化的中國,作品是否仍保有過往的生猛張狂特色?本次特別邀請策動這幾場關鍵展覽的策展人對談,一起回顧中國過去二十前衛藝術運動的脈絡,並一同展望未來發展的可能面向。

活動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