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芳慈〈邁向繁殖系電影的可能〉
電影做為某種生產機制與論述實踐,勾結著殖民性的視覺檔案建構與戰爭機械視閾動員,更罔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亞洲,冷戰結構中伴隨新國族崛起的獨裁強人對電影的熱烈欲求,形成了某種國族電影的政治宣傳企圖,與美學滯後導致之緊張感所衍生的共構脈絡。本講題聚焦在高嶺剛(Takamine Go)、高重黎與奇拉‧塔希米克(Kidlat Tahimik),這三位分別來自沖繩、臺灣、菲律賓動態影像藝術家身上,嘗試透過他們根植於各自在地生命政治中的影像思考工作與命題實踐,以彼此歷經的“雙戰結構”——冷戰即內戰——為參照座標,回應他們在島際之間與祛殖民語境之中淬煉出的酷異影像。為何塔希米克需要耗費三十年光陰拍攝製作《返鄉包裹#1過度發展的回憶》(Balikbayan #1 Memories of Overdevelopment Redux III)並堅持在發表後持續剪輯?為何在高嶺剛的電影中會不斷出現那些銷蝕褪色的肖像負片?高重黎又為何發展出一系列的幻燈簡報電影?倘若,電影也是諸多敘事型角力的格鬥場,當萌生於1966 年亞非拉三洲會議(Tricontinental Conference)的第三電影(Third Cinema)實踐已遭逢學院論述與國際影展的美學收編逐漸脫離其原有的社群動能,本講題試圖借托班雅明星叢(constellation)的概念,認識這三位元藝術家論證性影像實踐中,在島際之間相互遙應的批判性(電影)史學。
張世倫〈冷戰前期的影像分析:一些零星個案的啟迪〉
借由一些以攝影史為主(但不以此為限)、狀似零碎斷裂的個案分析,試圖從一些性質殊異的影像檔案內,約略勾勒出冷戰初期(1945-1965)的影像生產裡,是如何「再現」並「再生產」出「臺灣」做為冷戰「熱點」的意象。換言之,是什麼樣的樣貌與姿態得到了刻意突出的彰顯強調,而被遮掩肅清,或是缺席遺忘的,而有待追憶探尋,乃至重新創生的,又是哪一些邊緣化的影像內容?
陳伯義〈殖民攝影檔案裡的黑歷史〉
台南與澳門都是大航海時代的港口,是最早接觸歐洲文化的地方,也是個多元文化的融爐,在時代的演進下留有許多統治者遺跡。我試著透過藍色磁磚壁畫來呈現這兩個城市在殖民時期的地圖,並分別針對殖民時期的黑歷史,如台南的西來庵事件以及澳門的一二三事件的老照片,將其烙印於磁磚地圖上。地圖不僅是一張圖而已,也代表著觀看事物的觀點,我透過時間地圖來闡述台南與澳門的歷史。
許芳慈
獨立研究者暨策展人,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所亞洲文化研究課程博士候選人。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策展學群碩士畢業,目前移動於亞際冷戰島鏈之間,研究興趣為冷戰美學的現代性視覺考研,以及記憶政治之於動態影像的關聯性。曾任職香港亞洲文獻庫數位典藏經理、國立臺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藝評寫作散見於《今藝術》與《藝術界》等刊物,並為2016第五屆臺灣國際錄影藝術展「負地平線」的聯合策展人。
張世倫
藝評人,攝影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文章散見《攝影之聲》、《ACT藝術觀點》、《今藝術》等刊物,並譯有《另一種影像敘事: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John Berger&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二書。主要研究興趣包括影像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藝文現代性與冷戰史等諸多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臺灣攝影史相關研究的書寫計畫。
陳伯義
1972年生於台灣嘉義,1999年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畢業,
曾參加2013年「交叉口‧異空間—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展」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2014年「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71~1980—六年級生」在國立台灣美術館、2015年「河流 – 轉換中的生存之道 / 亞洲當代藝術連線」在駁2藝術特區與2016年「傾圮的明日」在歐洲攝影之家…等展覽,在2015年參加「r:ead # 4」的東亞區域藝術交流平台,
也曾從事過攝影教學及策展等工作,專長為攝影及海洋工程,作品曾被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及歐洲攝影之家典藏。
目前就讀於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