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當代夜
1 中國聲音場景批判:技術,審美,與倫理
2 戰地鐘聲,及近期作品 /共聽者,同行者
3 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與「社會作曲」
4 聲音的限度:聲音之後的批判音樂
5 號召群集
「聲音想怎樣」系列講座
2018 . 03 . 16 ~ 2018 . 04 . 20
策劃: 郭昭蘭
活動地點:北師美術館

有一種說法表示聲音藝術是從未來主義的魯梭羅(Luigi Russolo)在1913-1930年間的作品開始的,這是第一種關於聲音遲到的說法。聲音比起繪畫、雕塑都晚到,它一直要到歷史前衛藝術那裡,才開始進入視覺藝術的視野。當然,這並不是說,在此之前人們不會在音樂廳中聆聽樂音、在廣場上聆聽鐘聲、在廟會上體驗喧囂的鑼鼓;而是,視覺導向的展覽空間中,被消音(muted)的聲音成了遲到的聲音。遲到的聲音因此向我們拋出了問題:聲音將如何在現代藝術的反身性論述中,在當代的跨域思維中,以一種後進的姿態推進問題意識?

 

「聲音想怎樣?」講座勘測(map)遲到的聲音在藝術、文化與政治上的回響,展開的面相包括聲音作為藝術實踐的擴張領域、靈聽(clairaudience)的觀念與實踐、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與其認識論模型、聲音場景在中國、聲音與衝突史、文化與政治工作中的聲音實踐。

 

「聲音想怎樣?」以五場講座思索聲音佔領未來如何可能。第一場講座由來自中國的聲音理論家王婧,從技術、審美、與倫理的角度,對中國聲音場景進行批判式反思。第二場講座香港藝術家楊嘉輝將闡述他的「戰地鐘聲:衝突的聲音史之旅」,揭示聲音文化與痕跡、轉譯與記憶政治的交匯。相較於楊嘉輝聚焦探討聲音與摩擦、隔離、宗教、戰爭的聯繫,台灣的王虹凱則將注意力轉向聲音的「聚集性」,她將與觀眾一起探索如何以「靈聽」(clairaudience)作為觀念和實踐,一方面複雜化「聆聽」的政治性,同時找尋「聚集性」的各種可能。第三場講座鄭慧華與羅悅全將目光聚焦台灣現代聲音文化,考掘它如何從「控管」與「抵抗」二者的辯證軌跡中組構;他們將嘗試大膽使用「社會作曲」作為概念來囊括這個認識論的模型。

 

才剛以《聲音之後》,回應當代藝術如何在聲音的限制之後,重新思索音樂的聲音理論家Douglas Barrett,在第四場的講座中將說明他如何在Christoph Cox的物質主義與Seth Kim-Cohen的理想主義之後,提出「批判音樂」一詞,以涵蓋一群利用音樂的形式—而不限於聲音—從事文化與政治工作的當代藝術家。第五場講座由第14屆文件展策展人之一的Hendrik Folkerts主講。Folkerts從2016年的文章〈保存譜:記譜、化身與活性〉出發討論譜的概念。譜經常設計表演發生的空間與社會條件,也將空間、建築與社會結構提議為音樂的或者是表演的參數。這次演講Folkerts將強調譜的不同類型學,著重它們在視覺藝術、音樂、編舞與策展的面相所展開的跨領域啟發。

 

本期活動
1
中國聲音場景批判:技術,審美,與倫理
主持:王福瑞、張惠笙/
北藝新媒系助理教授、藝術家
主講: 王婧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聲音研究學者
2018.03.16

綱要:
在講座中,王婧將透過分析中國具體的聲音實踐與作品,分別從技術、審美以及倫理三個方面,對中國聲音場景作批判式反思。從聲音實踐在中國出現之初至今,外來的聲音技術(如錄音機、調音台、聲音硬體DIY、聲音傳輸技術、多媒體編輯軟體等),審美標準(如微小、極簡、沉浸式、混沌等),以及倫理主張(以作曲家約翰‧凱吉與哲學家德勒茲的倫理學主張為主:相信世界自身的轉變潛力、轉變過程與權力),始終影響著中國聲音創作者、評論者以及聽眾對聲音作為一種藝術媒介的理解與判斷。與此同時,本土的政治社會、網絡、生態環境,以及滲透個人日常生活、甚至感受力(affectivity)的本土審美趣味與倫理慣習,也影響著具體聲音作品的形成、表演與展示。王婧將嘗試提出並論證,在多種外部環境和個體內在空間的換能過程影響下,中國聲音實踐場景中呈現出的兩個趨勢:新自然主義,以及,曖昧的批判性(obscure criticality)。

2
戰地鐘聲,及近期作品 /共聽者,同行者
主持:呂岱如/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總監、策展人
主講: 楊嘉輝 作曲家、聲音藝術和媒體藝術家 王虹凱 跨領域藝術創作與研究者
2018.03.23

楊嘉輝-「戰地鐘聲,及近期作品」(For Whom the Bell Tolls, and other recent works)
綱要:
藝術家楊嘉輝將在講座中闡述持續進行中的計劃「戰地鐘聲:衝突的聲音史之旅」。這個借用自計劃海明威同名小說的計劃嘗試提問的是:誰需要鐘?鐘為誰鑄造?為誰響?又是為誰永恆持存?這個計劃就像是一部藝術家的遊記風景,過程中,藝術家將存在於各種不同聽覺條件下發出洪亮巨響物件的聲音,加以譜曲、記錄。為期60天,橫跨5大洲的旅程,最後生產了一個錄音檔案、聲音速寫、以及給磁帶與交響樂的作曲。同時楊嘉輝將分享他近期的其他創作,包括2015年的「夜曲」(Nocturne)、LRAD表演「輪唱曲」(Canon)、多媒體表演「旋樂四重奏的解剖學」(Anatomy of a String Quartet , 2014)、咖啡清唱劇(The Coffee Cantata (Institute of Fictional Ethnomusicology, 2014)等。

王虹凱-共聽者,同行者
綱要:
在「共聽者,同行者」裡,王虹凱將從她數年結合批判性教習 (critical pedagogy) 的藝術與研究計畫裡,與觀眾一起探究如何以「靈聽」(clairaudience)做為觀念和實踐,尋找不同知識和生活網絡之間的連結,提問並複雜化「聆聽」的政治性與「聚集性」的各種可能。

3
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與「社會作曲」
主持:洪廣冀/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主講: 羅悅全 聲音研究者、立方計劃空間策展人 鄭慧華 獨立策展人
2018.03.30

立方計劃空間近年來對於「台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主要在於將「殘響」、「噪音」與「現代空間」同時做為閱聽線索和思考隱喻,藉以考查從日殖、戒嚴、解嚴以至於當今全球化下的台灣歷史與聲響文化發展,試圖探尋台灣現代聲音文化如何從「控管」與「抵抗」二者的辯證軌跡中組構,並且在「現代空間」裡留下什麼樣的軌跡──「殘響」──或許我們可以大膽使用「社會作曲」作為概念來囊括這個認識論的模型。本講座亦將以「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網站的內容為例,藉由幾個標誌性的事件作為節點和文本來進入台灣近現代的聲響文化中,例如從日殖時代到解嚴後田野錄音之採集意識的嬗變,以及1990年代噪音運動與解嚴後政治、社會的互動關係。

4
聲音的限度:聲音之後的批判音樂
主持:郭昭蘭/
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副教授
主講: Douglas Barrett 跨域藝術家及作家
2018.04.13

聲音與音樂:聲音研究與聲音藝術的理論家經常將聲音與音樂這兩個領域的關係視為包容性的。他們主張音樂乃是聲音透過自律的、甚至是神秘鍊金般的語法排列的形式化之特殊案例。而在此同時,音樂學學者與其他專家則批評聲音的認識論建構的學科偏見(例如Brian Kane所說的「音樂恐懼」)或去歷史性(例如Georgina Born所說的「零年」現象)。但是,聲音與音樂兩方支持者之間有更為根本的區別嗎?音樂可能超越它所宣稱的對於聲音的形式堅持,投身於更廣泛的社會與政治範疇嗎?

為回應伴隨著近來藝術與人文領域「聲音轉向」的豐富聲音實踐,我為社會介入的音樂性藝術實踐提出一個新的藝術類項。我以「批判音樂」一詞,討論當代藝術家如何藉著開拓音樂獨特的形式以介入政治衝突。這些藝術家納入觀念主義、社會實踐、行動主義,探問性別、性、政治與勞動。總之,他們利用音樂的形式—而不限於聲音—從事文化與政治的工作。
在愛滋病危機的時候表演約翰‧凱吉的四分三十三秒、見證一群藝術家在莫斯科救世主主教座堂內上演龐克祈禱,或者觀賞今日台灣糖廠退休員工聆聽練習的紀錄影片。在這些場景中,相同的並不只是他們政治上的迫切感,還有音樂領域本身需要超越聲音限制的必要性。所以,如果不是聲音,會是甚麼將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聯合在一起呢?終究,透過動員身體與上演參與、這些藝術家部署作曲的形式:他們建構並為公共性與集體性編造(作曲)激進的形式。

5
號召群集
主持:徐文瑞/
獨立策展人
主講: Hendrik Folkerts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迪特默現當代藝術策展人、第十四屆文件展策展人之一
2018.04.20

Hendrik Folkerts將從2016年的文章〈保存譜:記譜、化身與活性〉(Keeping Score. Notation, Embodiment and Liveness)討論譜的概念。譜,作為音樂同時是視覺的機制,總是在語言、時間與空間之間限定一種特定的關係。在20世紀後半,作曲家與藝術家利用音樂的、視覺的、圖形的語言,將譜提升為一種策略,使它既可以預先計畫,也可以在表演的時刻誕生,將譜、現場表演與文件的轉換關係複雜化。此外,這樣的譜經常設計表演發生的空間與社會條件,也將空間、建築與社會結構提議為音樂的或者是表演的參數。這次演講強調譜的不同類型學、著重它們在視覺藝術、音樂、編舞與展覽製作的面相,Folkerts將聚焦Cornelius Cardew、Jani Christou、José Maceda 和Pauline Oliver,四位將社會視為演奏譜時的當務之急的作曲家上。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