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金會
最新消息
春之專案
春之當代夜
台灣當代藝術史研究調查
國際藝術種子培訓計畫
當代藝術展覽
出版
合作計劃
聯絡我們
中文
/
EN
當代藝術展覽-當空間成為事件
1980年代視覺、劇場、音樂、電影、文學等皆於當時時空下,啟動大規模的實驗、摸索、找尋現代性突圍的可能,美術館空間 與替代空間於當時成形,當社會的「公共空間」在政治解嚴與經濟狂飆的基礎下,發生大幅度改變的狀態,藝術的「空間」議 題是否也在該時空誕生?當時展覽的體制條件與社會對話條件為何?我們能否重新以「空間政治」作為觀看座標,思考各種藝 術關懷背後之個體「生命政治」之差異?
活動照片
策展論述
本展以提出「當空間成為事件」的問題作為策展行動的起點,探究台灣1980年代形成的現代藝術官方體制(美術館空間、國立藝術學院等建立)以及藝術發展的在地性脈絡。此策展行動提出的「空間」生產,共有三種問題層次,第一層是,作為重探1980年代展覽之歷史檔案的切入點,在本展中提出的案例,均從不同的面向突顯了「空間」所激發的事件或爭議問題。第二層,藉著第一層的「空間」課題,帶出不同理念下的「空間政治」脈絡,此種「空間政治」的生成條件與1980年代的社會經濟條件、解嚴過程的轉變密不可分,此種強調差異性價值與生成脈絡的「公共空間」的出現,正是該時代重要特徵。第三層,以前述兩個層面,作為重新回訪歷史的視點,進而觀察該年代之「公共空間」的生產與展覽「空間」的生產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展覽意圖探究在80年代誕生的爭議性「公共空間」中「反抗的現代性」空間如何出現?
1980年代「空間」爭議之重要性,是因為此爭議正是台灣「公共空間」出現的徵候。此藉由80年代的街頭、抗爭運動現場、報紙、電視、黨外雜誌等傳播媒體的新空間誕生的「公共空間」,恰於其時呈現出該空間是西方現代化社會發展影響下,所建構出的現代化、自由經濟競爭、朝向「民主社會」想像的國家體制,然而本展覽將強調,此時刻另一重源自台灣後殖民處境下延遲萌生的「本土文化社會」正基於經濟基礎與政治解嚴而誕生,特別是後者混雜有高度前現代特徵、社會傳統產業向工業、後資訊產業結構轉型的過渡狀態。1980年代的「空間」爭議,就彰顯出前述兩種國家與地方的社會文化結構之間,尚未釐清的多重地方文化的模糊混融與交雜狀態:受中原文化影響的漢文化、日治時期遺留下的現代產業、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等等。這兩種社會結構的內在特質之間的衝突性,正是首次、鮮明的呈現於1980年代逐步脫離威權體制的街頭身體群聚影像、《人間》雜誌、綠色小組的反體制等媒介空間中,藉由農運、工運、婦運、學運等各領域的「抗爭」訴求,以及深入各種社會邊緣處境田野的影像,體現出從台灣社會結構的底層大量湧現出的「庶民」(Subaltern)空間,正是這個源自「真實」現場的衝擊力道開始沖毀戰後黨國政治建構的「國家想像」的威權硬殼,社會的「公共空間」在戰後首次呈現出ㄧ道道黯黑歷史、有待清理的深淵。
策展行動,作為一種能動性、連結性的探究力量,從爭議的「事件性」的「空間」出現,試圖建構出以「空間政治」的差異性為基礎的「部署」脈絡,呈現一種新的歷史拼圖,重新探究80年代公共空間與藝術空間的變異與生產。前述三種空間層次,事實上是對於來自80年代事件現場的「經驗」,進行重新構連、設定討論框架、並藉由經驗、範疇、概念、知識脈絡的重新釐清等三階段反思。藉由來自歷史現場的多種聲音、媒介、檔案、爭議、碎片等的再現、並呈,以作為台灣在地、非西方現代性經驗模式重新書寫的起點,策展行動本身即持續於此種未完成的行動狀態中。
1984年8月位於地下室的春之藝廊展出了被當時媒體稱之為「空間革命」、「空間核爆」的《異度空間》和1985年5月《超度空間》 的兩次空間實驗展。然而甫於1983年成立台北市立美術館鑑於《異度空間》的影響力,特以之為典範在1985年8月舉行《色彩與造型—前衛.裝置.空間》特展,不料在佈展過程即發生了代館長蘇瑞屏撕毀參展藝術家張建富作品,因此陳介人(界仁)等藝術家聲援抗議之訴訟事件。1986年4月由陳界仁發起,以《息壤》為名的「反體制」、「反美術館」空間的展覽開始在東區空公寓中進行第一次展出。從今日的眼光來看,1983年在解嚴以前已經展開的陳界仁與李銘盛的社會行動、延續到解嚴後的在地創作團體與另類空間的發展脈絡,以及該年代歸國藝術家所帶動、以美術館空間、藝術學院空間為發生場所的現代藝術理念實踐,形成了80年代兩種在地化的重要方向,其一為貼近台灣社會的脈動、一為與西方現代藝術之趨勢共振,兩種取徑在重構台灣或亞洲現代性經驗之非西方的知識生產上均成為必要基礎,並以差異構成拼圖的部署關係。
回視歷史的意義,一方面是仰賴今天的視角,去重新發現在過去已經發生,但當時無法解讀的事物;一方面是藉由歷史推進的實踐歷程,該事件發生之時間點的重要性與整個歷史圖像,才終於能浮現出來。這兩種層面都將在重新勾勒過去事件的過程中,建構出新的眼光。
展覽所採取的歷史研究方法為,以「媒體研究」(新聞媒體與重要期刊等)的方式探究1980年代曾經發生的展覽、劇場、電影、紀錄片與地方運動等在地脈絡,呈現該年代重要的跨領域視野與藝術與社會密切共振之雙重特徵,以歷史事件之文件檔案作為回訪該年代獨特的「多元現代性」部署的路徑。在策展呈現方法上,以「舊作重製」與「歷史檔案再現」的手法呈現該年代的具體軌跡。根據「空間政治」的差異區分,將以「藝術介入社會」、「性別影像空間」、「被遺忘的人」、「在地抵抗陣線」四個主題脈絡作為回視1980年代藝術與社會密切交織的不同面向,重構出受西方現代藝術理念啟發,卻在80年代的台灣社會土壤落地生根的在地視點。因此,此策展行動無法全面性的書寫80年代各專業領域的藝術歷史,但仍試圖對應兩方面的課題:第一,是試圖從今天回訪1980年代的歷史時空,透過重製、重啟歷史檔案的手法提出新的歷史觀看框架,重新書寫非西方、在地歷史的斷裂系譜。第二,從當代藝術的在地視野反省西方現代藝術理念影響下,台灣的藝術發展如何藉由新視點以建構出新的藝術知識論框架。
....
完整論述請由檔案下載區塊下載
展覽資訊
時間:
2012 . 10 . 27 ~ 2013 . 01 . 06
地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401、402、403展覽室及多目的室
檔案下載
展覽完整論述
展覽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