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研究範疇主要聚焦在1940年代至1960年代晚期,即「現代藝術誕生」的年代,在印尼視覺藝術檔案庫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研究工作也著重於這個時期。透過與印尼、新加坡、其他東南亞地區國家的藝術家資產管理單位的合作,將此時期藝術家的重要檔案文獻數位化,並為這些素材創造元資料。著手進行這項研究的最佳方法,是從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東南亞現代藝術收藏中的核心人物開始,即多位被推崇為國寶級藝術家、先驅、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藝術之母、皇家御用畫家的藝術家。其中極具指標性者包括印尼的拉登・薩爾赫(Raden Saleh)、蘇佐佐諾(S. Sudjojono),新加坡的劉抗(Liu Kang)、鍾泗濱(Cheong Soo Pieng)、林學大(Lim Hak Tai),馬來西亞的惹扎・畢亞達薩(Redza Piyadasa)、拉迪夫・莫希丁(Latiff Mohidin),緬甸的巴年(U Ba Nyan)、巴基昂梭(Bagyi Aung Soe),菲律賓的胡安・盧納(Juan Luna)、費南度・阿莫索羅(Fernando Amorsolo)。新加坡美術館除了已經購藏他們的代表性作品之外,還有其他創作也列為優先收藏。
記錄這些重要藝術家的資料多數為1930年代至1960年代這段時期的檔案文獻,而東南亞地區的藝術院校,也於此時紛紛創立,打下了藝術史學和美學論述的第一階段根基,其探討重心則放在「原生/傳統藝術」和現代之間的轉變。而針對現代藝術如何影響國家建設並形塑印尼的民族特性等議題,在這時期的文獻檔案中亦有諸多表述。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印尼在冷戰政治和領導人政策的影響下,脫離了殖民統治,重建正要開始。
但本研究工作的主旨,並不在於追封這些藝術家,或只是為根據蒐藏政策而購藏的藝術品做後續的報告,而是要去證明從這些重要藝術家的檔案資料,可以看到現代藝術對國家建設和形塑東南亞獨立後國家的民族特質,有何等深刻的影響。這種檔案建構的形式偏重進一步解析現代藝術和現代主義在東南亞獨立後的國家形成時期是如何建構起來的。當時的東南亞各個地區多半將這種新的意識和現代國家劃上等號。
個人認為分析這個時期的研究工作是有絕對的必要,不僅為了藝術史的發展,同時也是為了理解今日的東南亞──此區既是由意識形態、傳統、身分認同不斷交融所形塑出的混種社會,也是殖民主義和所謂的「東方」與「西方」之間不斷協商的產物。
法拉・瓦德尼(1975年生於雅加達),2001年取得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的(20世紀)藝術史碩士學位,在印尼當地經常發表文章、策展、籌辦藝術活動。2007年與卡拉・比安波恩(Carla Bianpoen)及烏蘭・迪爾干塔羅(Wulan Dirgantoro)發表共同著作《印尼女性藝術家:帷簾開啟》。另外也曾與切曼提藝術村、ruangrupa、亞洲藝術文獻庫、倫敦薩奇美術館等藝術空間共同執行合作性計畫。
2006年起全心投入藝術檔案領域的工作,開發藝術史資源的系統與設施,尤其著重在印尼及東南亞藝術的研究。2007至2015年3月間擔任位於印尼日惹的印尼視覺藝術檔案庫(Indonesian Visual Art Archive,簡稱IVAA)執行總監,建立當地第一個印尼現代及當代藝術的數位檔案平台「Arsip IVAA」。
2009年任亞洲文化協會研究員,2010年任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JENESYS計畫研究員,期間以美國及日本的美術館與檔案中心學習過程為研究重心。曾獲邀參與多項藝術檔案建構相關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其中包括在2015年10月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檔案的衝動:亞洲地區保存及收集動態影像之探討」研討會、2016年由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主辦的第一屆藝術資料庫國際研討會、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舉辦的新進藝術家海外研修制度創設50周年紀念之國際研討會,並擔專題講者。
2015年3月至今於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擔任資源中心副總監一職,現階段正逐步建構東南亞藝術史檔案庫及參考資料室的實體與數位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