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當代夜
1 實戰篇:場域與藝術生產的能量
2 機制篇:當代社區的藝術機制
3 政策篇:社區內外的當代藝術策略
4 推手篇:藝術驅動城市創造力 (本場次時間:周四下午2點-4點)
「當代社區與藝術生產」系列講座
2016 . 04 . 15 ~ 2016 . 05 . 05
策劃: 楊智富
活動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近年台灣公民意識抬頭,影響所及廣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儼然成就新時代運動氛圍與氣勢。

有別於前世代的文化、藝術主體認同與生產情狀也反映在台灣當代藝術生態的整體發展推演當中。其中,尤以社區、行動、參與與公共等關鍵字所表徵的實踐與探測,特別受到普遍的重視。觀察與蒐羅諸多關於社區與藝術對話的作為,在即將的下一波文化藝術生產的勢頭可否另闢蹊徑、引領出新世代的主流?

進入社區這個概念或動作,代表著重新觀察與發現社區所蘊含的空間紋理及其再生產能量之所在,這也將直接促使藝術家從創作生產元素、創作手法、展演舞台的選取與價值判斷等,面臨很大程度的改變!而社區做為藝術實踐的空間主體,恰也在注入藝術家、藝術機制、資源與政策狀態下,出現有別過往的變革?

今日社區可能成就明天的藝術涵養?或者,明日社區早已成為今日藝術自我檢討與亟待填補的歷史缺陷?

本期活動
1
實戰篇:場域與藝術生產的能量
主持:楊智富/
獨立策展人
主講: 吳瑪悧 高師大跨域所所長 顏名宏 台中教育大學文創設計與營運系副教授 龔卓軍 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2016.04.15

藝術如何與當代社區對話?藝術家如何掌握社區脈絡、引起大眾對社會議題的關注?本講座由三位環境運動、地方行動的策劃者─吳瑪悧、顏名宏及龔卓軍暢談其進入場域的過程與策略,從實際操作面談藝術生產與社區間能量的互換。

2
機制篇:當代社區的藝術機制
主持:李俊賢/
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
主講: 丘如華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陳伯義 藝術家
2016.04.22

民間團體或藝術社群如何集結資源與力量投入美學改造,重塑地域價值、再造地方生命力?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祕書長致力國內外都市保存及社區文化資產活化工作,深入研究日本各大藝術祭活動,推動亞洲藝術平台交流計劃,將針對藝術祭及民間文資行動提出觀察;目前定居台南的藝術家陳伯義,於嘉義、台南、高雄等地從事影像創作與紀錄,如水交社拆遷影像、紅毛港遷村實錄等,將分享台南社群與藝術空間彼此間合作與串聯之經驗。

3
政策篇:社區內外的當代藝術策略
主持:黃海鳴/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系及藝設系兼任教授、南海藝廊負責人
主講: 李應平 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 孫華翔 國藝會研究發展組總監
2016.04.29

專業社區藝術工作者如何與民間資源結合,協助社區未來發展,本講座藉討論相關案例之政策背景、藝文環境等,聚焦現行制度面的可能性,以期創造台灣社區、民間團體、公部門三贏局面。

4
推手篇:藝術驅動城市創造力
(本場次時間:周四下午2點-4點)
主持:林曼麗/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北師美術館館長
主講: 清水敏男 日本策展人 侯王淑昭 東和鋼鐵執行長兼春之基金會董事長
2016.05.05

藝術之於城市扮演什麼角色?文化又如何驅動城市的認同感並塑造美感?從早年經營春之藝廊、橘園策展公司至非畫廊、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等,侯王淑昭董事長以長期推動藝文之經驗,就藝術生產激發城市創新提出觀察與分享;日本策展人清水敏男則分享過去參與公共藝術案之經驗及日本藝術進駐城市之案例,分從策展人及企業主角度,探討城市空間中,規劃者、企業主、藝術家及觀眾的全新關係。

活動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