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學藝術學研究科藝術博士,旅居日本從事攝影研究、策展與創作,現任教於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研究專長為日本攝影展覽文化發展與其影響,著有博士論文 《日本寫真展覽會的歷史研究—從戰後到寫真美術館的成立》,並執筆於《日本寫真年鑑》年度攝影展整理與展評之單元。曾獲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日本大學創立100周年記念外國人留學生獎學金。2017年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微光闇影」展出。作品曾獲選澤本德美賞、藝術銀行收藏。2018年參與台北國際攝影節「TAIPEI PHOTO」策展人。
自19世紀中期以來,攝影在台灣的發展已超過150年。1980年代,戒嚴體制的鬆動與終結,讓台灣攝影史相關研究逐漸在民間與學界展開。近年來,伴隨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而執行的各項計畫,以及社群力量的興起,一定程度地填補了攝影學科建制化與教育資源不足的缺憾。今日,數位攝影與社群媒體的普及,更為台灣影像文化推波助瀾。
然而,藝文發展需植根於穩固的基礎,真正能讓本土攝影持續注入源頭活水的關鍵,仍是人們對台灣攝影史上重要課題的強烈好奇,以及將之轉化為社群對話和公共議題的具體行動。攝影史的考察、調研、出版及討論能量,大抵可作為量測攝影文化活躍程度的指標。但令人惋惜的是,直至2019年末,書寫通論性質的台灣攝影史專著仍相當少見。
這不禁讓人好奇,當代攝影史研究者可能遭逢了哪些困境,受到什麼樣客觀條件上的限制?書寫之前,需要考慮或克服哪些問題?攝影史研究的是問題,還是時代?尤其,在攝影史料不斷挖掘出土、影像檔案持續地開放與變化、各種思潮與史觀多方衝擊下,研究者該如何取捨,敘述出一個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背景的攝影發展歷程?
此外,當代的攝影史書寫實踐,意味著什麼?或者,它具有哪些潛力,將可能成為什麼?讓研究者得以在攝影史的傳統與範式中,持續地開拓延伸,甚或另闢蹊徑,帶來具開創性的視野與敘事?而曾經作為被觀看、擺佈、他者化的亞洲各國,又如何跨越各種視差,詮讀這些由外來或殖民者所留下的影像檔案,建構出屬於自身的攝影史?
一幅幅歷史影像承載了你我的文化記憶,也揭示著各種不對稱的權力關係。源起於歐洲的攝影術,因著海外拓殖、軍事經略、科研傳教等目的,逐步擴散至世界各地。無論是外來者探勘調查的目光、殖民者監控治理的威視,抑或在地攝影者踏查創作的凝望,每一次的視線交會皆播下你我日後反思與社會對話的種子。
期盼此次論壇的舉辦及不同觀點的激盪,有助於活絡台灣攝影史相關的研究和討論,深化藝文社群和社會大眾對攝影史,以及當代社會中各類攝影實踐與影像議題的認識。並期望與會研究者和所有參與者得以在影像檔案、歷史敘事及記憶政治等價值意識中,共同探討並想像攝影史在當代實踐上的多重挑戰與潛能。
1968年由日本寫真家協會所舉辦的「寫真100年——由日本人的攝影表現的歷史展」,對於日本攝影史的概念主軸形成,有著無可取代的歷史地位與意義。以此展覽內容為主體而出版的書籍《日本寫真史1840-1945》,亦成為了日本攝影通史當中極為重要的著作。而現今由評論家或研究者所撰寫的各種書籍,或是由美術館所舉辦的相關展覽,這些內容各自是用何種思維在進行攝影史的脈絡梳理?透過此講座將概要介紹日本攝影史的書寫演變以及現況,希望能為今後構築亞洲攝影史提供些許思考線索。
台灣攝影史的意識出現在八〇年代中期,那也是八〇年代台灣⺠主化浪潮下對台灣主體性的追求,以及台灣史研究興起的過程之中而誕生的呼籲。然而三十多年過去,作為一種文化史,台灣攝影史的發展不若文學史、美術史般發展順遂,而是在投入人才稀少、檔案史料匱乏、未能養成足夠反省力的史觀與理論方法等種種限制下,一路跌撞。近來伴隨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即將成立,台灣攝影史儼然成為一種「渴望的產物」,那麼,該如何思考歷來的攝影史書寫,如何回應何謂「台灣攝影史」以及研究台灣攝影的意義究竟為何?期許藉由此次講座一同反思。